|
该府首府为泰北最古老的城市,建于公元663年,原名为“立甫猜城”,哈利奔猜王朝的Chama Thevi 女王9世纪设都于此。蒙王朝建立现在的泰国,哈利奔猜王朝他们在本区的末代势力。曾一度被缅甸统治,后被郑王大帝夺回,隶属于清迈府,至曼谷王朝时代,该城逐渐强大,于1954年升格为府治。 该府首府为泰北最古老的城市,建于公元663年,原名为“立甫猜城”,哈利奔猜王朝的Chama Thevi 女王9世纪设都于此。蒙王朝建立现在的泰国,哈利奔猜王朝他们在本区的末代势力。曾一度被缅甸统治,后被郑王大帝夺回,隶属于清迈府,至曼谷王朝时代,该城逐渐强大,于1954年升格为府治。
2 数据
首府: 南奔市
面积: 4,505.9 平方公里
排名:49
人口: 413,299 (2000)
排名: 60
人口密度: 92 /平方公里
排名:48
ISO 3166-2: TH-51
府尹: Udom Phuasakun (自2004年10月起)
3 地理
该府面积约为4,505平方公里,距曼谷约为670公里。其疆域西北临清迈府,南临来兴府,东濒南邦府。
南奔府大部分为平原地带,有4大河流,东南方则多山林,盛产木材,荧光石,钨,锰,褐煤,磷以及水果龙眼等。
4 行政
南奔府行政划分
南奔府(喃奔府)被分成 8县(Amphoe);再分成 51区(Tambon);并细分成 551村(Muban)。
1 南奔府直辖县
2 夜他县
3 万丰县
4 里县
5 吞华仓县
6 巴山县
7曼提县
8 Amphoe Wiang Nong Long
5 环境及节日
南奔在清迈南方26公里处,环境清幽,状似海螺。城市沿Khuang河东岸发展,以护城河为界。南奔有一座北部最重要的寺庙,哈利奔猜寺。"Phra That"代表此地是佛教古迹,收藏有佛祖的头发,可能在公元897年兴建之时埋入舍利塔。另有Chama Thevi女王纪念祠,祠内具据信是女王安息之地。城市南边的主要早市,人民至今仍供奉女王雕像。
哈利奔猜王朝的Chama Thevi政权在Angkor王朝(现在之柬埔寨)统治下衰落,时间约是10世纪末。清迈建立者曼格莱王推翻Angkor王朝后,在1281年解放南奔。南奔四周都是农村,间有农田、龙眼果园,每年八月也会举办龙眼节。
每年的8月13日,是以盛产桂圆著名和泰国北部南奔府一年一度的“桂圆节”。这个节日内容新颖,形式别致,场面隆重,不仅泰国全国70多个府都有人来参加,还有不少外国人也远道赶来。
桂圆,又名龙眼,是一种常绿乔木,叶子为椭圆形,开白色的花,果实呈球状,外皮黄褐色,果肉白色,味甜,可以吃,也可以入药,是滋养强壮品,属亚热带水果。原产于中国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泰国地处热带,一年四季鲜果不断,在众多的水果中,尤以桂圆数量最多,每年的出口外销量占泰国水果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,桂圆的丰收,给泰国人民带来了无法形容的喜悦,一年一度的桂圆节正是泰国人民喜庆丰收的喜悦心情最突出的体现。
6 特产
龙眼
龙眼——香飘万里
继荔枝之后,龙眼接踵而来。龙眼的名称很多,有龙目、桂圆、益智、驱珠、圆眼、燕卵,也有荔枝奴之称。龙眼属亚热带地方水果,在树形和树叶上都与荔枝树相似,二者均为无患子科的乔本植物。干皮粗厚,呈茶褐色、树叶大多是偶数羽状的复叶,四季常青。整株树的外型美观,是春天开花的蜜源植物。龙眼成长期较久,长达七个月,树的寿命很长,一般有四百年左右。龙眼原产于中国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在泰国北部的森林中也曾发现过野龙眼,但核大肉少,品种不好。据说,一八九零年,在曼谷王朝第五世王时期,一位中国人把五颗优良品种繁荣龙眼树苗带到曼谷,献给五世王后。王后决定将其中两颗栽种在曼谷,三颗栽植在清迈。几年后,栽植在清迈的三颗树结出了香甜的龙眼。从此清迈、南奔遗迹附近各府逐渐成了泰国龙眼的主要产地,尤以南奔府产的最为著名。清迈府的龙眼树种植面积和产量都略低于南奔府。目前泰国龙眼的品种有早种龙眼、桃花龙眼、青歪龙眼、红种龙眼和如耀龙眼等。早种龙眼在七月中旬开始成熟,比别的品种早成熟一个月,虽不是上等品种,也能出售较好的价钱。桃红龙眼是最名贵的品种,以其肉色桃红色而得名,味道香甜,肉厚汁盛。这种龙眼树种植费工,产量有饿较少,所以价钱昂贵。青歪龙眼和如耀龙眼为一般品种,比较容易种植,产量比其他品种高,因而价钱较便宜。龙眼是泰国北部人民高到自豪的水果。为了使其他地区人民也能分享龙眼盛产的欢乐,每年八月中旬在南奔府举行三天“龙眼节”。
7 佛教佛塔
泰国北部南奔府14、15世纪的佛塔
北部南奔府14、15世纪的佛塔
7.1 佛教文化交流
泰国位于中南半岛的中部,东南与柬埔寨接壤,南邻泰国湾,西邻缅甸,东北以湄公河为界,与老挝毗邻。全国面积为51.4万平方公里,人口约6200万。绝大部分是汉藏语系的民族,约占总人口的92.7%;其次是南岛语系民族,占4%;南亚语系民族占3.7%。在汉藏语系民族中,泰语族人口占泰国总人口的81%,华人在人数上仅次于泰族,占泰国总人口的12.1%。
泰国官方文字为泰文,它是借用高棉字母创造于公元13世纪,而高棉字母最早则来源于南印度的一种文字。
泰国的“泰”,在泰语中是“自由”的意思,泰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“勐泰”,其意为“自由之国”。泰国在古代原称暹罗国,1939年改称泰国,1945年2月又改称暹罗,1949年5月再次恢复泰国这个名称。
泰国素有“佛教王国”的美誉,南传上座部佛教是泰国的国教,泰国的政治制度、商贸经济、文化艺术、道德观念、民俗风情、城市建筑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。佛教盛行、僧侣众多、寺塔林立的佛国风光,构成了泰国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。
佛教在泰国具有悠久的历史。早在公元前后的几个世纪里,从印度传入的大乘佛教就在当时泰国境内诸多小邦国开始流行。就在大乘佛教传入的同时,印度婆罗门教也传播到了这一地区,三四世纪以后逐渐兴盛起来。十世纪前后,中部泰国信奉来自吉蔑的大乘佛教,北部泰国信奉来自缅甸蒲甘的上座部佛教。从十三世纪开始,由锡兰(今斯里兰卡)传入的上座部佛教在泰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,由于融合了婆罗门教、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,以及明清以后泰国华人中流行的汉传佛教,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泰国上座部佛教。
众多的佛教寺院、学校成了青年人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合和基地,佛教的伦理思想、哲学观念被一代代的泰国人所接受,对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文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。
泰国佛教发展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,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。在对国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国民教育的过程中,泰国的各个佛教社团起到了很大作用,为后来佛教被宣布为国教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。泰国宪法规定,国王必须是佛教徒和佛教的护持者。于是,佛教的深邃智慧与和平主义的思想直接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服务,成为泰国精神文化的核心。
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,泰国国内相继成立了许多社会团体,其中不乏佛教社团,佛教思想成了泰国知识界、文化界联系民族感情、抵制西方文化影响的有力武器。佛教使得泰国的民族思想和传统文化更具亲合力,表现出一种和平主义的精神特征。例如,当时的泰国总理拟定了“效忠民族规约”,在“规约”中阐明了每一个泰国人必须遵守的四条原则,其中的第二条原则就是:“尊重佛教胜于自己的生命”。可以说佛教对铸造泰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起了巨大的作用。 |
|